在比基尼环礁的第二次核爆,代号Baker(就是试验B)。
区别于核试A,Baker是水下核试,采用了21,000当量钚弹,挂在登陆舰(LSM-60)船下27米水深处,位处靶舰阵列正中央。
7月25日上午8时35分,核弹引爆——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水下核爆试验。
核爆1毫秒(千分之一秒),火球引发的气泡同时抵达海床及海平面。气泡在海床炸开一个直径30英尺(9.1米)乘以2,000英尺(610米)的大坑,并将海水雾化,以圆顶状喷上半空。
相中同时可见位于爆心正北方的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(水墙左一)及正南方的阿肯色号战列舰(水墙右一)。
核爆后一秒,气泡将直径150米范围内、共二百万吨海水及海沙喷上半空,并形成一道高1,800米、阔610米、厚91米的水墙。
最后当气泡上升至空中,便引发一道空气冲击波。由于冲击波后方的气压急降,使水汽即时凝结为云。这道凝结云(又称“威尔逊云”,以威尔逊云室为名)由海面迅速抬升,并掩盖了整道水墙,同时以圆盘状向外扩散,最后在气压逐步回升后方告消失。
随着凝结云消失,水墙顶部开始变成花椰菜状,所有海水、海沙及水雾均耗尽动力,并即将随重力坠回海面。
同时,气泡大量吸起海水,使水下出现真空。当两旁海水涌入填补空间后,反向外面海水施加推力,从而引发类似海啸的海波。
第一波海浪在核爆后11秒,已涌离爆心近300米,浪高29米。当海浪涌到5,600米外的海滩时,仍达4.6米高,并反复冲击九次之多。海滩的数架登陆坦克因此被冲上岸边,并覆盖着一层厚沙。
核爆后12秒,水墙开始随重力下坠,形成一道高270米的巨型瀑布。这道瀑布从天而降,激起一度高辐射的海潮,淹过海面绝大部分的靶舰。这最终使靶舰受到极为严重的辐射污染。
核爆过后,LSM-60登陆舰没有留下任何可辨认残骸,判定其遭核爆气化!
另外八艘军舰在核爆后沉没,包括战列舰阿肯色号及长门号;航空母舰萨拉托加号;潜艇舟鰤号、鲣鱼号及天竺鲷号;以及YO-160石油驳船。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在核爆后严重受损,并在12月拖行期间沉没。
这次在水中的核爆,威力大大超越空中的爆炸:两艘战列舰,一艘航母被直接击沉。核试的破坏力主要来自水压冲击波,而其辐射尘更几乎污染全部靶舰,使之具放射性。
注意看上一张图,在图中的水柱底部,有一块黑色阴影。
普遍认为,那是一艘战列舰。
重达26000吨、190米长的巨轮,被整个吸入核爆形成的水墙,头下尾上倒立在空中,然后,再笔直插入50米深的海底,倒扣在海床上——这是人类历史上境遇最惨烈的一艘巨舰了。核爆的威力下,万吨巨轮犹如玩具。
这艘战列舰,就是阿肯色号。
阿肯色号,在1910年于纽约造船厂建造,于1911年下水,在1912年服役。在诺曼底战役及龙骑兵行动中,负责炮火支援。后来又参与了硫磺岛战役及冲绳战役共获得四枚战斗之星。
如今的阿肯色号,整个倒扣在50米的海底,船身长满了白色柳珊瑚。因为船比较大,我们都开着推进器在倒扣的船底上来回溜达,结果推进器还被柳珊瑚缠了……
5寸副炮
倒扣得很严实,几乎没啥可以进入的地方。
12寸主炮
两个摄影师在船底狭路相逢……掏机对摄
张帆拍的我
我拍的张帆
今天七夕,送一张福利,愿今晚都成双成对
配的音乐是Aretha Franklin《baby i love you》,虽然她的歌声对我来说太过激越,不是我的最爱,但是也陪伴了我不少夜晚,聊表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