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59年9月21日15时47分,当时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新安江水电站大坝封口,库区正式开始截流蓄水。
从那天起,29万人从此离乡移居,狮城、贺城两座延续千年的古城,连同27个乡镇、1000 多座村庄、30万亩良田和数千间民房,悄然沉入了碧波万顷的千岛湖底。
淳安古城又称贺城,始建于公元208年。古钱币状精工细琢的“商”字形门廊下成片的徽式大宅,昭示着这个新安江畔徽商商路枢纽的繁华富庶。古往今来,许多文人硕儒都曾到过这里,名篇佳作群集,人文古迹遍地。
遂安的历史比淳安晚一些。唐武德4年(公元621年)迁至今遂安地界,因背依五狮山,故又称狮城。 狮城水陆交通便利,乃浙西重镇,洪秀全之弟洪仁玕曾率太平军驻军北门。狮城城内多名胜古迹,有明清时期古塔、牌坊及岳庙、城隍庙、忠烈桥、五狮书院等古建筑,还有历代古墓葬。
为了水质及航行安全,水库区的房屋必须拆除。拆房队便进城了。一座座精致整洁的徽式大宅,如多米诺骨牌般连续倒塌。水已经淹没到了墙根,有老人还是哭喊着舍不得走。拆房队把老人连人带椅抬出门外,几十个人将绳子捆上房梁,拉紧绳子,发一声喊,用力一拉,老宅缓缓地倒下,数不清多少代人的苦心经营,瞬间化为乌有。
当时曾有这样的口号:“多带新思想,少带旧家具。”
贺城基本拆干净了,但是距离大坝很远的狮城却基本保存完整:本地人说,工程师计算水量的时候,只计算了新安江的水量,没计算各种小支流的水量,没想到支流水量比主流还大,蓄水的速度大大超出计划,于是水迅速淹没了狮城,根本来不及拆。
2010年前后,随着旅游开发兴起和中国潜水员的增加,千岛湖成了国内热门的潜水地点,最出名的潜点,就是这个清朝的大牌坊,不过,这张图实际上不是照片,是制图,因为水下能见度没这么好:好的时候能有3、5米,大多数时候就是一两米,不可能拍到牌坊全貌。
真正能拍到的其实是这样:
2011年夏天,刚拿了rescue的我,穿着7mm的湿衣,潜到水温8度的千岛湖底,哆嗦着拍了几张照片。
等我终于成为了一个有经验的冰潜摄影师,带着干衣背着双瓶准备来拍个够的时候,才知道:狮城已经禁止随便潜水了。
大概,有关部门觉得潜水那点收入不如风险大吧。
不过,千岛湖之大,不止一个狮城,本地的潜水员很快发掘了新的潜点,比如我们这次去的许家大宅。
开始发现这次水下遗迹的潜水员,手里拿的地图显示,本地最大的建筑,是叫做“一本堂”的许氏宗祠。所以,他们告诉我说:这个建筑,是许氏宗祠。
但是,我进入宅子里边之后,就觉得不对:房子的格局不大,而且分正房厢房,还有楼梯上到二楼——这都不像是宗祠,而像民居,而且梁柱上木雕,有福禄寿喜,也有回娘家,更不像是宗祠,而是民宅的感觉。
直到我们找到少年时曾居住在这里的许一勤先生,才终于确认:许氏宗祠在蓄水之前已经不复存在,我进入的这个水下大宅,是在地图上标注为“余庆堂”的许家大院。而在它隔壁的宗祠,已经只剩下一片瓦砾。
许家大宅,最明显的特征,是大门上有一块石匾,上边四个大字“山屏水带”出自元朝周伯琦《纪行》:夹岸山屏展,穿沙水带萦,非常符合本地的地貌特征。
大户人家,门楣高大,在水下浸泡了60年,木穿斗结构的房子依旧结实,巍然屹立。
(以下7图摄影者:黑鱼周)
从大门进入内部,房间里基本上都空了,最值得一看的,是梁柱之间的装饰木雕。
由于年份久远,好多木雕上已经积满落尘,看不出本来面目。但是用手轻轻扇动,带出的水流拂去浮尘,就露出了本来的样子。
许老先生专门跟我描述,在房子的后半部分,有一条楼梯上二楼,他少时曾多次在这楼梯上跑上跑下,他父亲少时曾经凭借这条楼梯打退了小伙伴的持刀追杀……
根据他的讲述,我来回找了一圈才找到了楼梯:因为屋顶已经坍塌,楼梯上盖满了泥土和瓦片,第一次没看出来。
沿着楼梯上了二楼,在许老先生和他父亲曾经睡过的地方,一条硕大的湖鱼静静地躺在楼板上睡觉……
在余庆堂潜了两天,我尝试沿着宅院前边的河道向下游,寻找架在河道上的拱桥,据说在38米深度,不过,试了两潜都失败了,没找到。
船老大安慰我说:没关系,你下次来,我带你去找另外一座桥,比这大,这个桥是单拱,那座桥是五孔的。要知道,千岛湖底,像许家源村这样的村子,有1000多个……
嗯,突然觉得有好多事情可以做。